亞臨界熱處理對不同耐磨板的組織與相變的影響

  耐磨板室溫顯微組織中存在著高硬度(1200~1800HV)的M7C3型共晶碳化物,且彼此孤立分布而不連成網(wǎng)狀,大大減小了對基體的割裂作用,,使材料的強韌性同時得到提高,具有十分優(yōu)異的抗磨料磨損性能和良好的抗斷裂能力,。正是基于耐磨板的這些優(yōu)異性能,使其自問世以來,,在選礦,、電力、筑路,、工程,、農(nóng)業(yè)等機械中一直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眾所周知,,作為耐磨板抗磨相的碳化物,,其數(shù)量、形貌,、大小和分布等都對耐磨板的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影響,。碳化物相的類型又與成分有關,更確切地說,,與耐磨板中Cr/C密切相關,。同時,除了合理選擇耐磨板的化學成分外,,熱處理也可以改變基體的組織,,加強基體對碳化物的支撐作用,從而提高耐磨板的使用性能,。耐磨板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有高溫淬火,、回火、亞臨界熱處理,、珠光體化預處理等,。其中亞臨界熱處理與高溫熱處理相比,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不僅避免了高溫淬火時工件脫碳氧化,、變形、開裂等問題,,而且能夠降低能耗,,節(jié)約資源,改善工人操作條件,。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Cr/C的耐磨板在亞臨界熱處理時組織變化與相變規(guī)律,,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探究Cr/C在亞臨界熱處理時對耐磨板硬化機制以及對其硬度的影響,。

  實驗所用材料分別采用不同Cr/C,分別為:4.8,、7.0、8.6,,其他合金元素添加量相同的耐磨板,。將鑄態(tài)小試樣(10mm×10mm×100mm)放入箱式電阻爐(SX-12-12)中,以250℃/h的速度升溫加熱到540,、580和620℃,,并分別保溫0、2,、4和6h后出爐空冷,。

  亞臨界熱處理對不同Cr/C的耐磨板的影響程度不同,Cr/C較低時,,熱處理對其硬度的影響微乎其微,,只有當Cr/C較高時,熱處理才會對其硬度有較大的影響,。耐磨板在亞臨界熱處理時,,碳和鉻會以二次碳化物形式析出,降低了奧氏體中碳和鉻的過飽和度,,提高了Ms點,,基體中馬氏體的含量增加,合金硬度升高,。耐磨板在亞臨界熱處理時,,是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基體中馬氏體含量的增加使合金硬度升高與馬氏體顯微硬度下降和二次碳化物聚集長大使合金硬度下降兩種強弱機制共同起作用的,,因而耐磨板在亞臨界熱處理時會出現(xiàn)峰值。不同Cr/C的耐磨板在同一熱處理溫度出現(xiàn)峰值的時間各不相同,,同一Cr/C的耐磨板在不同熱處理溫度下達到峰值的時間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