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和VC在耐磨板回火中的析出和粗化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在耐磨板中添加微量的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鈮,、釩、鈦等,,從而改善耐磨板的力學性能的微合金化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這些微合金元素通過細化晶粒和形成微合金碳氮化物來提高耐磨板的強度,。當前,對于耐磨板中微合金碳化物的研究,,已經(jīng)有較多的文獻報道,。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單一微合金碳化物在奧氏體中形變誘導析出、γ/α相變過程中的相間析出和鐵素體中的析出,。

  科研工作者利用維氏硬度計,、OM、TEM對在600℃回火不同時間后的鈦,、釩微合金化耐磨板的維氏硬度,、微觀組織及鋼中析出相隨回火時間的演變進行了研究,并采用現(xiàn)有計算方法對耐磨板中析出相的析出動力學進行了計算,。

  結(jié)果表明:兩鋼在600℃回火,,隨回火時間的增加,其硬度變化均呈現(xiàn)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規(guī)律,,且在回火1h后,,兩鋼出現(xiàn)峰值硬度,且回火過程中鈦鋼的硬度均大于釩鋼,。

  分析認為,,前期硬度下降是由于位錯密度的降低所致,而當MC相析出時起到沉淀強化作用,,引起硬度上升并出現(xiàn)峰值,,而回火時間更長時,由于MC相粗化及基體回復導致硬度再次下降,。鈦鋼中由于析出相粒子析出動力學比釩鋼的快,,而其粗化速率卻低于釩鋼中析出相,因此鈦鋼在回火過程中沉淀強化效果及對基體回復抑制的作用更為明顯,,故而其回火時比釩鋼的硬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