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需要復墾8萬多座礦山

據(jù)報道,,莫納什大學最近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已經發(fā)現(xiàn)8萬多座閑置和未使用的礦山可能轉化為有價值資產,。

25日莫納什大學稱,這些被廢棄的礦山具有極大的環(huán)境,、公共健康和安全風險,。不過,,如果轉變思路進行投資,,這些廢舊礦山能夠轉化為資產,包括可用于古遺跡保護和旅游,,以及增加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

莫納什大學資源工程系副教授莫漢·耶利舍蒂(Mohan Yellishetty)及其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建設了澳大利亞首個一直在產和廢棄硬巖礦山的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庫。

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全國范圍內的9.5萬多個在產和閑置的礦山進行了篩查,、分類和地理定位,,其中有8萬多個礦山處于閑置狀態(tài)。在這些閑置礦山中,,68%列為被忽略的礦山,,而只有4%屬于已經復墾的礦山。

耶利舍蒂透露,,有2.6萬多個閑置礦山分布在新南威爾士州,,2.03萬個位于西澳州,1.82萬個在維多利亞州,。

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82%的澳大利亞礦山需要進行復墾,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挑戰(zhàn),。

耶利舍蒂表示,雖然礦業(yè)為澳大利亞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至少有8萬個礦山目前仍處于擱置狀態(tài),,可能帶來長期的公共健康風險。

“在整個礦山經營期間實行漸進式復墾對于保持澳大利亞在世界環(huán)境保護和礦產資源治理中的領先地位非常重要”,,他說,。

閑置礦山復墾為其他產業(yè)提供了機遇,包括建筑工程,、娛樂或旅游,,碳匯農業(yè),廢物堆放和可再生能源生產,。

更多信息請進入法鋼耐磨鋼板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