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沖壓潤滑方式

  高速精密級沖壓設(shè)備主要是通過附著在材料表面的油液來降低沖針的磨損度,,常見的潤滑方式有點滴潤滑,、雙夾滾筒潤滑,、微量潤滑技術(shù)。

  1,、點滴潤滑

  點滴潤滑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適用于粘度較低的潤滑油,由泵體產(chǎn)生一定負壓束縛軟管內(nèi)的潤滑油,,再將軟管垂掛在送料系統(tǒng)材料中心點正上方,,利用重力與泵壓的差值來控制油液。

  該潤滑方式安裝成本十分低廉,、操作簡單,,用油量小,常見于小噸位,、速度適中,、材料較薄的普通沖床。但這種方式限制了材料寬度,,油滴體積一般是0.05ml左右,;限制了沖壓速度,油滴頻率無法太快,,否則會形成“油流”,,受到高速前進的材料影響,潤滑的均勻程度無法保證,,造成浪費,,而且“油流狀態(tài)”下潤滑油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2,、雙夾式滾筒潤滑

  雙夾式滾筒潤滑采用油路與棉布結(jié)合的形式,。在進料口端,材料上下各有一圓柱形滾筒,,油管終端連接到滾筒內(nèi)部,,將滾筒表面包裹的棉布由內(nèi)到外的進行“濕潤”處理,從而達到板材上下表面的潤滑效果,。

  相比簡單的在材料表面裹一層棉布,,滾筒潤滑效果更均勻。但滾筒尺寸需根據(jù)機床所加工的最寬材料尺寸而定,,要求有一定的安裝空間,,無法適用于小型高速沖床。另外,,當沖床加快到一定速度后,,滾筒的潤滑油消耗會比潤滑油補充速度快,所以滾筒潤滑一般只適用在速度不高的精沖機上。

  3,、微量潤滑技術(shù)

  微量潤滑技術(shù)是通過壓縮氣體(空氣,、氮氣、二氧化碳等)與極微量的潤滑油混合霧化后,,形成微米級的液滴,,噴射到加工區(qū)進行有效潤滑的一種加工方法。

  微量潤滑系統(tǒng)僅使用1~2.5bar的壓縮空氣作動力,,單個噴嘴能夠形成300mm2的圓形油膜,,油膜附著在材料上,不會產(chǎn)生浪費,,避免了環(huán)境的污染,。噴頭耗油量為15~25ml/h,節(jié)約60%的油品成本,。另外,,系統(tǒng)噴頭可以從模具外側(cè)向內(nèi)進行補充潤滑,是一種先進的潤滑工藝,。